重磅文件指向光伏,释放了这些信号

媒体中心

重磅文件指向光伏,释放了这些信号
2024-01-16

1月11日,《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正式印发,以10章内容33个方面,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重大政策,并提出细化举措。通读长达1万多字的《意见》,虽然只有一处明确提到“光伏”,但“大力发展光伏”的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的发展。

在总体要求方面,《意见》提出,要坚持做到: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其中:

在“全领域转型”方面提出,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科技创新,增强美丽中国建设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在“全社会行动”方面提出,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行为自觉,鼓励园区、企业、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从上述要求可以看到,国家把能源等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园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放在重要位置,这将有力推动光伏在全社会的应用,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

在33个细化措施方面,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低碳化清洁化绿色化的提法随处可见,每一项都隐隐指向光伏,以不同方式推动光伏的发展。比如:

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面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动超低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在“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方面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因地制宜采取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替代等措施,继续推进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

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方面提出,强化激励政策。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把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结果应用。综合考虑企业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实施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工程,支持能源结构低碳化、移动源清洁化、重点行业绿色化、工业园区循环化转型等。

上述细化措施的实施,每一项都离不开光伏的参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在清洁生产、节能改造、清洁替代、减污降碳、能源保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能环宝服务的阳光86号电站

去年底召开的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其中,风光总装机突破10亿千瓦,在电力新增装机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稳固。这样的成果,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还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继续厚植绿色发展的底色底蕴。

会议提出,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并将“全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作为重点任务。

如今,《意见》的印发,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这将进一步发挥光伏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从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