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要求的能源保供,是光伏建设的机会

媒体中心

迎峰度夏要求的能源保供,是光伏建设的机会
2023-06-20

随着高温黄色预警的持续发布,迎峰度夏成了能源电力行业的热词,有关部门在大会小会上一再要求,做好能源电力保供。那么,电力行业的现状能够支撑平稳度夏吗?



我国发用电情况的现状


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如下: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其中12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5%。


2023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342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5月份发电6886亿千瓦时,增长5.6%,但增速比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1.jpg


从用电量看,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2%。分地区看,全国16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5%,6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0%。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4%。


做一个简单对比:2022年及2023年前5个月,发电增速都赶不上用电增速。基于2022年出现的局部地区用电紧张情况,2023年电力供需紧张或将继续存在。



部分省份更新峰谷电价


自6月以来,江苏、四川、重庆、山西等多地已开始执行新的峰谷电价政策,贵州、广西、北京则发布了关于峰谷电价调整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北京、四川、广西、江苏自7月起将开始执行新的尖峰电价。


四川将尖峰电价执行月份从2个月调整为4个月;江苏提出,夏、冬两季尖峰电价,统一以峰段电价为基础,上浮20%;重庆提出,高峰电价在平段电价基础上提高0.10元/千瓦时;贵州提出,峰平谷比价从现行的1.5:1:0.5调整为1.6:1:0.4;北京提出,一般工商业用电峰平谷电价比例统一调整为1.8:1:0.3,大工业用电峰平谷电价比例统一调整为1.6:1:0.4,尖峰电价在高峰电价基础上上浮20%。


2.jpg


上述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调整峰谷时段,提高高峰电价,甚至有些省份在高峰时段里又划出尖峰时段。对于居民来说,还可以调整自己的用电时间,以节约电费;而那些工商企业只能硬着头皮,忍受高电价的冲击。


而当面临电力供需紧张时,政府的首要措施是保民生,比如以往的拉闸限电,到时候作为用电大户的工商企业即使想花大价钱,也是无处买电,不得不面对停产停业的损失。



迎峰度夏的光伏机会


每到迎峰度夏阶段,电力供应问题总是备受各方关注。6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专门部署2023年全国能源迎峰度夏工作。6月16日,国家发改委在6月份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做好5方面工作,包括系统谋划、抓紧推动支撑性电源、新能源等各类电源建设,加强电网建设,做好接电并网,确保今年迎峰度夏前应投尽投、应并尽并;优化水库群调度提升水电顶峰发电能力,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多发多用等。


先不说水电、风电、核电漫长的建设周期,单就水电来说,今年大概率还是指望不上。去年持续罕见高温天气叠加来水严重偏枯,导致四川、重庆等地电力供需形势紧张。今年以来,水电出力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因此,一季度,云南、贵州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当前云南电力供应仍呈偏紧态势。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夏季(6-8月),西南地区东部及华中中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湖北大部、湖南北部、重庆东部、四川东北部等地降水偏少2-5成,可能出现区域性气象干旱,降水偏少将会对当地电力供应以及电力外送产生影响。


3.jpg


因此,国家发改委抓紧推动新能源等各类电源建设的重任,大概率要落到太阳能发电上。首先,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周期短,只要各方面协调到位,两三个月就能建成一座相当规模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第二,对于忍受高峰电价、尖峰电价,甚至面临停电停产危险的工商企业来说,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不仅能获得优惠电力,避免停产,还能够将多余电力并入电网,为国家作贡献。去年有些地方对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企业,免于停电停产,就是生动的案例。只简单的两点,就足以推动工商企业加大光伏建设了。


既要做好迎峰度夏的能源电力保供,又要做好能源转型,能源电力部门的压力很大,当然这也是光伏行业的机会。由此看来,一些光伏企业的大手笔扩产,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章尾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