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组数据。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市场前景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将从107GW飙升至440GW以上,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增幅。光伏仍将是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的主要来源,占286GW,其中分布式光伏占到新增产能近一半。上述数据显示,全球光伏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作为光伏各领域的领头羊,我国的光伏行业有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光伏盛世呢?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在3月底和6月初,分别发布了1-2月和3-4月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能环宝进行了相关整理,列表如下:虽然1-2月硅片和晶硅组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但从整个产业链的同比增长来看,全部超过50%。这说明,在产能方面,整个产业链都在快速增长,以适应国内外火热的市场需求。在出口方面,3-4月,全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9.3%;1-4月累计出口额超过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海关总署表示,近年来,以光伏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已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这源于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在制造环节迎来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相关企业并没有停下扩产的脚步。在5月召开的2023 SNEC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过去,中国光伏用十几年的时间建设起大约380GW的全产业链产能;而在前18个月时间里,全产业链的新增规模就达到了380GW。光伏行业的扩产潮有多凶猛可见一斑!6月3日,大恒能源、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三峡集团山西分公司达成三方战略合作,规划建设7GW高效N型硅片与7GW高效N型电池产能,总投资约20亿元。6月5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鄂尔多斯高新区投建年产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组件项目,投资金额约60.2亿元。6月6日,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西安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合作协议》。项目总体规划为三期,其中,一期、二期投资金额110亿元,三期另行预估投资金额。6月6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成都市双流区投资25GW光伏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105亿元。对于光伏产能的扩张,行业内外有不同的意见。值得玩味的是,有些行业领袖一方面表示担忧,转过头就扩张了企业产能,在一体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国内外的庞大市场,到底能不能容纳这样的产能,让我们拭目以待!最近一段时间,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6月7日下午,总书记来到中环产业园考察。在园区展厅,总书记听取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情况介绍。随后,总书记来到生产车间实地察看产品生产流程,详细了解园区企业半导体和光伏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情况。他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内蒙古方向明确、路子对头、前景很好,大有作为、大有前途。总书记点赞内蒙古的绿色发展、能源转型,这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来说也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正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以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这就需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因此,在未来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30多年时间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状态。这不仅符合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趋势,也是光伏企业前赴后继扩张产能的底层逻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光伏的发展同样如此。在如今蓝海产业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时代,光伏产业眼见的30多年发展期,难道不值得各路英雄大展神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