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在上一周(11.14-11.20),中央部门连发通知,利好光伏发展。其中,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工信部等支持有色金属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国家发改委等界定现阶段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范围,并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绿证交易。这些政策,将从各方面促进光伏行业的发展。下面,能环宝为您整理了过去一周国内及国际光伏行业资讯。速看!!!
国内
光伏资讯
GUO NEI
GUANG FU ZI XUN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
11月14日,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发布《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其中,风电补助20.46亿元,光伏补助25.8亿元,生物质补助8425万元,合计47.1亿元。文件要求,电网企业应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将补贴资金拨付至已纳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补助项目清单范围的发电项目。
三部门:支持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
11月1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支持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鼓励企业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有序转移,逐步减少使用火电的电解铝产能。鼓励和引导有色金属企业通过绿色电力交易、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积极消纳可再生能源,确保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高于本区域最低消纳责任权重。力争2025年、2030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分别达到25%、30%以上。
简评: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文件旨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三部门:风光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绿证交易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准确界定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范围,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的可再生能源,现阶段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通知明确,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并要求完善可再生能源消费数据统计核算体系。
简评: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保障高质量发展合理用能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
光伏资讯
GUO JI
GUANG FU ZI XUN
澳大利亚将建10吉瓦风光制氢项目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近日宣布,FFI和Windlab将合作在北昆士兰开发一个10吉瓦绿色氢项目,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和风能提供动力。北昆士兰超级枢纽将向澳大利亚电网输送10吉瓦的光伏和风能,为电解槽工厂绿色能源制造中心的绿色氢生产提供动力。
到2030年,丹麦、瑞典和芬兰将安装光伏12.8吉瓦
根据挪威研究机构Rystad Energy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到2030年,丹麦、瑞典和芬兰安装的光伏系统将达到12.8吉瓦,北欧地区将成为欧洲的可再生能源中心。Rystad Energy预测,丹麦有望引领北欧地区的光伏行业发展。到2030年,丹麦将新增9吉瓦的光伏系统,瑞典(3吉瓦)和芬兰(0.8吉瓦)紧随其后。瑞典设定了到2030年65%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芬兰和丹麦设定的目标分别是51%和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