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提问,其中的一系列数据让我们眼前一亮。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国家高度重视和行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累计推广1033万辆,突破了一千万辆的大关,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下面的这一组数据,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在“加速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创新高,累计产销分别完成了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幅度超过了2019年的全年水平。现在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9.3%,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较2021年全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
在品牌方面,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均增长1.5倍,高于市场整体的增速。在乘用车总销量中,中国品牌占比达到了75.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
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离不开新技术新模式的加速应用。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带动和有关政策支持下,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3.9倍,换电模式的车型累计产量接近4万辆,同比增长了82%。
综合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工信部预计判断今年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所谓:互融共生,合作共赢。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比如能环宝身处的新能源产业。
能环宝所服务的阳光15号、16号电站的用电企业,就是我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位列世界500强。该公司以北京为中心,建立了分布全国十余省市的自主品牌乘用车整车基地、自主品牌商用车整车基地、新能源整车基地、合资品牌乘用车基地和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研发体系布局全球五国七地,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整车及KD工厂,市场遍布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15号电站装配电池板总量为26840块,装机容量约12兆瓦,年均最低发电量为1462万度,电站发电量由企业100%消纳;16号电站装配电池板总量为40296块,装机容量约18兆瓦,年均最低发电量为2205万度,电站发电量由企业100%消纳。
可以说,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新能源产业有力的支援了该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绿色发展、低碳转型。
而能环宝服务的阳光9号、阳光17号电站的用电企业,则是一家生产环保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大型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电动汽车和插入式混合动力车使用的矩形电池,目前产能可满足20万辆电动汽车的搭载需求,主要向北美和中国市场供应动力电池。
其中,阳光9号装配电池板总量为7458块,装机容量约2.4兆瓦;阳光17号装配电池板总量为2439块,装机容量约1兆瓦。同时,阳光17号是以车棚作为载体优化承重结构后搭建电站,为后续充电桩的安装打下基础。
在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汇报了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2022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49.2万台,同比增长3.6倍,其中公共桩有8.5万台,私人桩40.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5倍;建成换电站有154座,同比增长1.6倍。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工信部表示,将尽快研究明确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组织编制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路线图,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以及换电模式试点工作,强化资源统筹布局,坚决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通过上述的安排部署,以及新能源汽车与能源的融合发展,我们相信,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注:本文为能环宝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