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环宝:光伏产业“黄金五年”来了?“十五五”规划藏着哪些信号

能环宝:光伏产业“黄金五年”来了?“十五五”规划藏着哪些信号

发布时间:2025-11-07

十月底,“十五五”规划建议出台,给能源革命按下了加速键。看懂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在未来五年找对方向。


当全球格局深度调整、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十五五”规划的出台不仅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行动纲领,更明确了“逆势而上”的发展逻辑。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在全球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赛道,在宏观布局规划中,成为支撑国家经济升级、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自然承担着国家“逆势而上”的重任。


能环宝经过对政策的研读,从此份规划中挖掘出国家对光伏行业的三个核心指引,愿与大家交流探讨。




1.png





01

战略定位升级

从“优势产业”到“国家现代化核心支撑”




“十五五”规划在第十二板块明确提出“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这一表述背后,进一步强化了光伏的战略核心角色。


回顾“十四五”,光伏已实现装机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截至今年9月,累计装机突破11.2亿千瓦,同比增长45.7%,在所有新能源中占比最高,真正成为电力系统的中坚力量。结合“2030年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的硬性要求,我们可以对光伏在能源转型任务中的既有优势给予肯定。


更重要的是,光伏与规划中的“稳增长”深度绑定。能源安全需要光伏的稳定供给,经济增长需要光伏的产业拉动,绿色转型需要光伏的技术引领,全球竞争需要光伏的优势输出。




2.png




结合经济学家朱民解读,2035年前中国经济增速仍需向前发展5%的水平。这意味着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或将不再受“政策退坡”等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反而会获得持续的资源倾斜。从西部沙戈荒基地的集中式项目,到东部负荷中心的分布式项目,全国范围内的建设热潮将贯穿“十五五”全程。




对行业而言,这一战略定位的升级,意味着竞争逻辑的根本转变。


过去拼产能、拼低价的“规模战”将逐渐失效,围绕能源安全、供电稳定、全生命周期效率的“价值战”将成为主流。光伏将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度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





02

市场布局破局

国内统一大市场+全球产能出海




当前光伏行业的核心痛点,是“国内市场内卷”与“海外贸易壁垒”的双重挤压。2025年数据显示,上游硅料环节库存高企,中游PERC和TopCon产能陷入亏损,而欧美等市场的贸易限制又让出口难度加大。“十五五”规划从国内国际两个维度,为市场布局提供了破局思路。


国内:统一大市场破解“资源错配”与“内卷困境”


规划明确部署“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这对光伏行业而言堪称“及时雨”。长期以来,西部光照资源丰富但电力消纳困难,东部用电需求旺盛却缺乏安装空间的“资源错配”,以及地方保护导致的市场分割、同质化竞争,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按照规划指引,全国统一的市场规则将逐步建立。未来,西部沙戈荒光伏基地的电力可通过完善的能源通道高效外送,东部分布式光伏也全面纳入全国电力市场进行消纳。这意味着行业将彻底打破省间壁垒,真正做到全国能源一盘棋。




3.png




更关键的是,规划强调“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这意味着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伴随电力市场化改革,以及虚拟电厂、绿电直连等可以解决消纳壁垒的技术推进,数据中心、高耗能企业、工业园区等终端用户的绿电需求将被持续释放,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有望转向“主力供电”。


与此同时,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光伏行业将彻底进入“市场化优胜劣汰”的新阶段。“十五五”规划特别提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强化产业基础再造”,预示着光伏产能出清将加速,产业链要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效优先,企业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凸显,一同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规划还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意味着单纯依赖低价竞争的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而一批具备高效电池技术、场景化解决方案能力和综合运维服务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4.png




国际:从“产品出口”到“产能出海2.0”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规划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在向我们诉说一个新的光伏全球化进程即将开启。它将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组件出口,“十五五”期间的光伏全球化核心是“产能出海+技术服务输出”。


依托“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计划,中国光伏企业将在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复制“光伏+储能”“光伏治沙”等成熟模式,同时带动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等全链条“走出去”。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1/3,光伏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将在未来五年全球能源转型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03

技术创新领航

从“效率竞赛”到“体系化创新”




2025年的光伏行业已经证明,技术迭代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利器。


我们在“十五五”规划中也看到,“科技自立自强”被放在突出位置,这再一次印证,“十五五”期间,技术路线的分化将成为行业洗牌的关键。


首先,规划要求“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映射到光伏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上,可以聚焦到两个方向:一是高效电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二是关键材料与设备的自主可控。


在高效技术方面,TOPCon、HJT、BC等技术路线仍将占据主流,同时,钙钛矿叠层电池会成为重点方向。“十五五”期间这些前沿技术将加速从中试线走向规模化量产,推动组件效率再上新的台阶。




5.png




在自主化方面,高端电池设备、高效银浆、POE胶膜等过去依赖进口的环节,将纳入国家重点攻关计划,彻底摆脱“卡脖子”风险。


另一点,不得不提到AI。规划提出的“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正深刻改变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形态。AI技术在未来不再是锦上添花的辅助工具,而将成为提升全产业链效率的核心支撑。从AI巡检降低电站运维成本,到智能调度优化电力消纳,再到功率预测提升并网稳定性,数智化正在重构光伏的价值链。


同时,“光伏+”的场景融合也将进一步深化。规划强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加力建设新型能源基础设施”。聚焦到行业,我们可以解读为推动光伏与储能、农业、交通、建筑、算力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光伏+储能”解决间歇性问题,“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产量,“光伏+交通枢纽”促进交通领域减排,“光伏建筑一体化”成为新建建筑标配,“光伏+数据中心”满足绿色算力需求。这些多元化场景将进一步打开分布式光伏的新增长空间。




6.png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光伏技术的创新竞赛,已超越单纯的效率比拼,转向一场跨产业、多技术深度融合的体系化创新。





04

光伏“黄金五年”的背后

是中国经济的增长逻辑




光伏产业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多造几块电池板,它本质上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它标志着我们的增长引擎,正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彻底切换至绿色创新的新赛道。


正因如此,“十五五”规划擘画的,正是一条通过“绿色产业”拉动“高质量增长”的全新路径。未来五年,中国要实现逆势而上,中国光伏就必须告别过去那种依赖产能扩张、低价内卷的旧模式,转向以技术创新和全球领导力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真正肩负起推动国家实现“碳达峰”战略目标的历史使命。


这场转型,注定是一场关乎技术、格局与远见的竞赛。对企业而言,只有真正读懂国家蓝图,主动融入绿色发展的大势,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中,行稳致远、赢得未来。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

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serve@nenghb.com

755000

全国服务热线

0955-6563969

(工作时间9:00-18:00)

能环宝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让资讯及时达

宁夏能环宝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 宁ICP备19000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