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立方米的二氧化碳
被成功“锁”在了海底
它实现的碳减排量
相当于种下220万棵树
这一突破
发生在南海的恩平15-1油田


作为中国首个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 它告诉我们 实现“双碳”目标
它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
中国的“双碳”目标
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是清晰的主路径
而碳封存技术
则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辅助通道
它处理的,是那些难以避免的排放

恩平15-1油田 作为中国南海东部 首个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 若按常规模式开发 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 不仅对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 还将逸散至大气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3年6月,恩平15-1油田 率先应用二氧化碳封存技术 实现年二氧化碳封存量超4000万立方米 整个过程,安全而稳定
这套庞大的系统
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100%
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创新之处在于 今年5月,恩平15-1油田 投用了中国首个 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 利用二氧化碳驱动原油增产 开创了“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 减排,不再是纯粹地投入 未来十年
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
它同样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这里预计将封存超100万吨二氧化碳
驱动原油增产20万吨
使环保与生产,在这里找到了协同点

与此同时 海上碳封存的蓝图正加速铺开 为其规模化应用提供广阔空间 千万吨级CCUS项目已启动 并输送至海底封存 同时,中国海油计划以 渤中19-6气田为中心 打造北方二氧化碳驱油中心 依托南海万亿方大气区 建设南方二氧化碳驱气中心 这标志着,中国的海上CCUS产业 正从单点示范迈向集群化发展新阶段
拥有2.58万亿吨封存潜力的中国海域
在广东惠州,我国首个
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区企业的碳排放

这条路,我们走通了 它体现了大国减排的务实与担当 一种可行的转型方案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 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
它为高排放行业提供了
这是一条硬核的科技之路
也是一条通向未来的务实之路
中国,正用扎实的行动
将绿色发展写在自己辽阔的海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