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环宝:内卷阶段,光伏企业如何复制打工人的逆袭逻辑?

能环宝:内卷阶段,光伏企业如何复制打工人的逆袭逻辑?

发布时间:2025-10-27

当欧美关税制度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威胁着中国光伏企业时,我们的企业却陷入和职场打工人一样的困境:内卷。


在这场“反内卷”斗争中,或许我们能从普通人的社会生存智慧中找到答案。毕竟,无论是商场还是职场,人性和市场规律总是相通的。


给孩子们疯狂补课,但录取分数线却变高,催生出一批心理亚健康的青少年;


团队夜以继日地加班,薪资微弱的涨幅背后是大幅下降的时薪和各种慢性疾病;


外卖三巨头各种补贴带来成倍单量,然而平台均未盈利,甚至进退两难……


这些现象所展露的,是我们社会经济面临的最大bug——“内卷”!


1.png


不知从何时起,“内卷”成了人们口中的高频词。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它自带贬义——描绘着高投入、低回报、价值感缺失的竞争困局。


然而,据能环宝查证,这个词最初却是一个纯粹的中性概念,指文化模式发展到成熟阶段后难以突破的停滞状态。直到2010年后,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它被广泛挪用、逐渐异化,最终裹上了一层批判色彩。



01

从职场蔓延的“内卷式生存”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互联网时代催生的“996”“007”。打工人不断牺牲休息时间,在职场中卷精力、卷投入。然而,这样的“卷”并未换来应有的价值回馈——无论是升职加薪,还是基本的加班费和调休。讽刺的是,企业的营业额也并未因员工的超额劳动而同步增长。当“拼命”成为常态,优秀的门槛就被无形推高,所有人都被卷入一场没有尽头的奔跑。


这种负面内卷并不止于个体命运。它也在行业竞争中,重塑着市场逻辑。


既然“内卷”本义只是形容一种停滞状态,那么“局中人”如何应对,决定了它的最终走向。


理想状态下,如果企业选择通过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来赢得市场,内卷可以趋向良性,成为行业进步的催化剂,甚至创造新的价值。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内卷”大多走向歧路,甚至带有违法特性。


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曾明确指出,“内卷式”竞争违法行为通常表现为:忽视品牌“卷”价格、牺牲质量“卷”成本、罔顾规则“卷”下限。这些行为的出发点,往往只是争夺短期市场份额与利润。其结果,却是“低质”产品扰乱公平竞争,破坏行业长远健康的发展生态。


2.png


毋庸置疑,光伏行业近两年的竞争乱象,正踩中了上述所有特征。


如果我们回顾光伏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三头在外”的困境,到通过技术突破与政策联动实现逆袭,靠的正是良性竞争带来的集体成长。而今,行业为何从“向外突破”滑向“向内消耗”?这背后,值得我们深入审视其内外因素。



02

行业崩坏,当创新被欲望带偏



曾经,光伏行业是一片创新的热土。PERC、TOPCon、HJT等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企业们你追我赶,通过提升电池效率、降低硅料用量,探索着降本增效的各种可能。那是技术驱动发展的黄金时代。


然而,不知不觉中,竞争的底色改变了。


光伏组件价格在近三年内暴跌四成,从2023年初的2元/W一路俯冲至今年的0.62-0.72元/W。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企业甚至以0.6元/W的价格抛售,明显跌破0.68元/W的行业成本线。


3.png


低价竞争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当其冲的是全行业亏损2024年,光伏A股上市公司亏损总额突破600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企业的生存危机。


紧接其后是质量防线的失守2024年风险监测数据显示,光伏组件合格率已跌至69.4%,这意味着近三分之一的组件存在质量隐患。


最终,这场恶性竞争的成本将转嫁到整个能源转型事业上。光伏项目发电效益下降,项目收益受损,从制造端到应用端,行业生态面临全面挑战。



03

内忧:盲目扩张与创新乏力



行业的滑落,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


2020年以来,部分企业的激进扩张与一些地方政府的盲目追捧,使光伏产能如脱缰野马。更深处的问题是创新的同质化——大量企业扎堆TOPCon等热门赛道,却鲜有企业愿意沉下心来钻研核心技术。当模仿取代创新,技术红利便迅速消散。



04

外患:扭曲与落后的推手



外部环境也在为这场恶性竞争推波助澜。


一些地方通过融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光伏项目,这种保护主义无形中延缓了落后产能的自然淘汰。


而部分电站开发商采用“最低价中标”机制,更是倒逼组件企业不断突破价格底线。这种扭曲的市场选择,最终引发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


4.png


与此同时,电网消纳能力不足、跨省输送受限等需求端制约,叠加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壁垒等压力,都在不断削弱着行业的创新动力。



05

打工人智慧,洞察光伏破局之道



看似高深莫测的光伏产业困局,其内卷的形态,与普通打工人的职场困境如出一辙。


当我们拨开迷雾,探寻相通的底层逻辑,便会发现,光伏产业的“反内卷”之路,其实清晰得惊人。这正是能环宝所倡导的一套源自成熟职场人的破局法则。


法则一:“被迫愿意”转“主动进化”


当打工人选择将无效加班的“苦劳”,转化为精进自我的“功劳”,他便从被动消耗走向了主动进化,凭借综合实力赢得晋升。


于光伏企业而言,这正意味着回归技术创新的初心。其前提,是敢于主动淘汰落后产能,通过HJT、BC、钙钛矿叠层等前沿技术迭代,完成行业的优胜劣汰,并在此过程中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差异化优势。


5.png


法则二:用“斜杠能力”穿越行业周期


聪明的职场人会通过多元化的技能组合开辟副业,以应对单一行业的波动与风险。


映射到光伏企业,便是进行产业链的横向延伸。比如通威的“渔光一体”,将制造版图拓展至绿色能源服务;晶科能源,从提供组件升级为“组件+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用长期价值分成取代一次性的产品销售。


法则三:借势而起,乘风破浪


当地产、教育等行业进入调整期,从业者明智的选择是转向AI、碳交易等国家鼓励的新兴蓝海,顺势而为。


光伏企业同样如此。国家新政正将行业推向市场化竞争的新阶段——零碳园区、绿电直连、虚拟电厂等顶层设计,无不为工商业光伏与智能运维点亮前路。136号文更在倒逼发电企业提升自身的发电与售电能力。多条消纳路径已然铺开,市场机制虽待完善,但勇于探索的第一波行动者,必将享有时代机遇。


6.png


无论是职场还是商场,恶性内卷的本质都是低水平重复竞争。  


2025年,正是光伏行业洗牌的关键节点。当潮水退去,留下的不是最会“卷”的企业,而是最懂“进化”的强者。这,或许就是普通人与行业共同的生存智慧。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

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serve@nenghb.com

755000

全国服务热线

0955-6563969

(工作时间9:00-18:00)

能环宝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让资讯及时达

宁夏能环宝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 宁ICP备19000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