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环宝:技术刚成熟,政策已到位,新能源这波堪称国运级精准卡点

能环宝:技术刚成熟,政策已到位,新能源这波堪称国运级精准卡点

发布时间:2025-10-15

能源圈搞AI

是“噱头”还是“刚需”?


今年9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发布

《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懂行的都知道

这是AI技术成熟的信号

咱今天就来深扒一下

国家为啥现在急着推AI能源?

AI到底能解决新能源的什么问题?

还有

我们怎样才能抓稳这波“国运级”机会?


1.png







很多人看政策,总会觉得“离自己远”,但这份文件不一样。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它把未来的能源行业逻辑说透了:能源是AI最大的落地场景,AI是能源系统升级的刚需。



01

为什么是现在?



为什么是现在呢?


因为行业转型技术突破凑齐了“天时”,再不“行动”,容易错失良机。


2025年,是什么节点?


2.jpg


“十四五”收官,首批试点落地见效,系统建设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眼下,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电网压力越来越大,而AI技术刚好成熟,国产大模型、算力基建、数据治理,都完成了“可用”跃迁。


3.jpg


2016年,“互联网+智慧能源”首次将能源与信息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3年,迈入数智化”新阶段,数据要素价值全面激活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能源”,每一步都在为“智能决策”铺路。


现在,终于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


4.jpg


政策需求+技术成熟,这波,称得上是国运级的精准“卡点”。



02

前景有多好?



前景有多好?2027年见真章,2030年冲顶。


这份文件最让人踏实的地方,是把目标拆成了“两步走”,每一步都有可落地的指标。


5.png


第一步,2027年,搭好融合创新的架子。要搞出5个以上能源专业大模型,10个可复制的示范项目,100个典型应用场景,制定100项技术标准等。


第二步,2030年,冲到世界领先。能源领域AI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


这两步走下来,能源行业的智能化,将彻底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智能”。


6.png


能源AI,已经正式进入“拼落地”阶段。


可能有人还是觉得抽象:AI在能源里到底可以干什么?


AI的场景应用,其本质都是解决一些“以前解决不好、解决起来太费劲”的事。



03

电网:长出自主神经



电网是能源的“主动脉”,以前靠人工调度,现在AI要融入电网“规划设计、调度运行、智能运维”三大关键环节。


7.png


它的最终目标很明确:提升“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要素安全可靠低碳运行水平”——发电的、输电的、用电的、储电的,靠AI拧成一股绳,既安全又低碳。


电网要全链路AI化,从规划设计,到实时调度,整个系统都需要长出“自主神经”。



04

虚拟电厂:灵活资源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虚拟电厂”,其实就是把分散的小电源(比如小区的储能、电动汽车的电池)聚在一起,当一个“虚拟的大电厂”用。


但怎么聚?靠人工肯定不行,得靠AI。


比如电动汽车白天充电,AI会算好电网负荷——要是电网电多,就多充;要是电少,就放电给电网,还能给补贴。


8.png


再比如零碳园区,AI能协调园区里的光伏、储能,让能源用得最省,还能把多余的电卖给电网。


这就是 “激活灵活性资源”。以前这些小资源都是“散兵游勇”,现在靠AI整合成“正规军”,既能帮电网稳负荷,又能给用户赚钱,一举两得。



05

新能源:数智化运维



光伏、风电最大的痛点,就是“靠天吃饭”——刮风下雨就减产,晴天大风就过载。


怎么解决?打造“气象预测+功率预测+智慧交易+智能运维”一体化新能源智能生产模式。


9.jpg

内蒙古光伏基地通过“无人机+CV”实现少人运维


比如国家电投在内蒙古的光伏基地,通过“无人机+CV”技术实现少人运维;偏远地区风电场则利用大模型、声纹检测、遥感技术,构建“无人化”巡检体系。


10.png

能环宝NiO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这种数智化运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须要搞”。类似的运维案例还有能环宝NiO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智能巡检、多系统联动等,实现对新能源场站的远程、精准、高效管理,能够大幅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11.png


未来的新能源场站,不管是光伏还是风电,都得往这个方向走。


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运维不再是“成本中心”,而是“价值中心”。能环宝NiOS™系统等所代表的,正是这场运维革命中的一个典型样本。



06

传统能源:老树发新芽



不是只有新能源需要AI,煤炭、火电这些传统能源更需要AI升级。


12.png


在煤炭领域,聚焦地质勘探、煤矿采掘等场景,助力少人无人化作业,实现“减人、增安、提效”;在火电领域,则围绕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开展AI赋能。


这样做的目的很实在:夯实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推动火电“清洁降碳”,让传统能源在转型中不被淘汰。








现在,我们该做什么?——别等。


对企业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要么搞技术研发,要么找场景落地。比如,能源企业可以找AI技术公司合作搞定制模型,抢占先机;工商业电站业主就去找具有成熟运维服务的企业合作,直接落地。


13.png


对普通人来说,不用自己搞算法、搞算力,找对方向最重要。比如你是技术人员,就往“能源AI应用”方向转,现在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


毕竟,饭碗这东西,从来都是给“懂趋势”的人留着的。


14.png


最后回到政策的初衷。


目标中的2030年世界领先,不是给“吃瓜群众”看的,是给“敢迈步的人”发的“入场券”。


能源会从“卖千瓦时电”变成“卖调节能力”,从“靠人工经验”变成“靠AI数据”,从“线性链条”变成“实时协同网”——而 AI,就是这场变革的“门票”。


技术刚成熟,政策已到位,场景正开放,现在入场,正当时。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

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serve@nenghb.com

755000

全国服务热线

0955-6563969

(工作时间9:00-18:00)

能环宝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让资讯及时达

宁夏能环宝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 宁ICP备19000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