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德国汽车
是工业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奔驰、宝马、奥迪
几乎就是全球豪华车的代名词
在无数消费者心中
德国制造就等于可靠、技术和品质
但谁也没想到
电动化浪潮来得如此迅猛
如今,德国车企深陷转型阵痛
欧盟高官甚至坦言
整个欧洲汽车产业
正处在“致命危险”之中
为何会陷入如今的局面
主要在于德国电动汽车
接受度不如预期
充电桩严重不足,能源成本高企
政策摇摆不定……
更关键的是
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强势崛起
数据显示,欧洲电动车市场份额
停滞在15%左右,难以突破
目前,全欧盟公共充电桩仅约88万个
但2030年目标高达880万个
这意味着每年需新增150万个
建设速度需提升近10倍
面对消费者接受度低
基建严重滞后等困境
欧洲电动汽车未来充满变数
尽管欧盟已召开三场高层会议
大众、奔驰等车企巨头
齐聚布鲁塞尔商讨对策
但短短数小时的会谈
能否真正扭转行业困局
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电动汽车市场和生产国
去年中国卖了超过3200万辆汽车
其中一半是新能源车
中国的电池技术、智能驾驶、车机互联
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从比亚迪、蔚来到小米、极氪
中国品牌不仅在本土卖爆
更已大举进军欧洲市场
在9月8日的慕尼黑车展上
展位激增40%,成为全场焦点
小鹏汽车展位
于是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公开说
不与中国人合作是愚蠢的
他们手握所有王牌
欧洲行业领袖纷纷呼吁
要对话,不要对抗
要合作,不要脱钩
这不是客气话,而是现实选择
中国电动车靠的不是补贴
是实打实的创新
产业链优势和用户体验
从三电技术到智能座舱
从超充网络到成本控制
中国已经跑出了自己的节奏
回头看,欧洲不是没有努力
欧盟推出过“电池助推器”计划
投入巨额研发资金
但转型不是光靠拨款就能解决的
它需要市场响应、技术积累、政策连贯
更需要开放的产业心态
正如去年中国外交部所言
只有秉持互利合作,才能做大蛋糕
我们乐于见到全球车企
共同竞争,共同进步
而今天,中国制造
在这条赛道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曾经我们是学习者
如今我们已成为创新者
电动时代,中国车,真的强起来了!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
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