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量资金涌入,上证指数创下十年新高,在这波资本狂欢中,历经寒冬的光伏行业,能否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扭转乾坤?
“牛市来了!”这样的声音近期不绝于耳。8月18日,A股市场成交额达2.76万亿元,创年内新高,连续四个交易日站稳两万亿大关。
随后几天,市场继续高歌猛进,上证指数一举突破3800点,成为近十年新高。
01
政策暖风,吹热市场信心
这轮行情来的并不突然。仔细分析,实质是政策引导与资金流动的共同作用。
早前5月,先是央行降准降息,扶持实体经济。政策层持续释放“增强资本市场韧性活力”的信号,新“国九条”从分红、退市机制等方面优化市场生态。近期多地又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激活地产链。这些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活跃经济,促进消费和资金流动,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当然,百姓们也非常“上道”,直接上演了一出“存款大迁徙”的有趣场面。7月份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则增加了2.14万亿元。大量资金正从银行账户流向股市,以及其他增值渠道。
不得不说,上到企业、下到百姓,市场情绪高涨,赚钱效应显著。就连自2024年开始持续亏损的光伏板块,近期也尝到了不少甜头。
但行业人士都知道,光伏产业目前仍存在着较多内部问题,市场再好,也要看整个行业的状态和企业运营的差异化。那么光伏股上涨会是“昙花一现”吗?
02
国家出手,倒逼障碍自行退避
在这波资本狂潮中,光伏产业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
年初以来,光伏行业遭受政策“断奶”、产能过剩与价格内卷三重打击。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
全产业链年产能超过1100GW,上半年受抢装潮驱动,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已达到212.21GW,占全年预期规模的70%以上。供需失衡一目了然,即便有国际市场作为缓冲,也难以完全消化如此巨大的过剩产能。
价格战也已持续两年有余。2024年,组件价格跌幅超过35%,部分企业陷入“卖则亏,不卖则死”的两难困局。为求生存,降低质量标准、以次充好成为企业“最容易走”的路。
但事实证明,在持续混乱的市场中,这条路恰恰离“死亡”最近。
今年,行业整顿已如箭在弦上,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行业组织,都在呼吁高质量发展。就在近期,光伏组件的大门迎来了市场监管总局的“质检令”,与动力电池、无人机等产业一起,成为1.6万批次抽查的重点对象。
国家为何要紧盯光伏?因为在上半年抢装潮中,功率虚标、产品隐患、甚至带毒光伏材料,比比皆是。曾被捧上神坛的光伏,如今却被戏谑地称为“有毒的绿色能源”。
光伏作为国家力推的主力能源,行业必须迎来一场彻底的质量革命,要从“不择手段实现降本增利”的泥潭中拔足,绽放出真正清洁、可持续的青莲。
03
政策定调,企业共济下的新面貌
8月19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召开的光伏企业座谈会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会议提出了四大关键方向: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月初,工信部已对全国41家多晶硅企业启动专项节能监察,要求9月30日前上报结果,单位电耗超过60kWh/kg的落后产能,将面临强制关停。
一面抓质量,一面抓能耗,新修订的价格法又卡住了价格底线,多管齐下之下,光伏行业的“反内卷”战役全面升级。
事实上,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日前在众多项目招标中,头部企业的报价普遍处于0.73元/W以上,价格显著高于年初。
企业不再压价兜售,而是抱团反制价格内卷。能环宝相信,在政策“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的共同推动下,落后产能将被约束,产业链在下半年将有望逐步得到修复。
行业好转,资本自然会向光伏倾斜。然而,光伏已不再是靠政府补贴扶持成长的新兴产业,随便砸钱都能赚翻的时代过去了。光伏股的个中盈亏全靠企业自身本事。
那么光伏赛道的角力点在哪里呢?
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回股票市场,现在最热的不外乎就是人工智能、算力等科创板块。
一面是低碳能源战略,一面是科技强国战略,两个一融合,答案不就有了嘛?
04
数智成为产业经济的关键传导
“十四五”初期,光伏龙头企业大多致力于垂直一体化,不断延伸业务链条。然而短短五年间,市场格局剧变,AI与算力逐渐成为各行业破局的新引擎。光伏企业也积极迈向数智化转型,布局智能制造、电站数字化运维和智能调度等多个维度。
能环宝基于在数字运维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深切意识到AI与算力对于光伏产业的核心推动作用,它们正在构筑光伏智能化的“新基建”。
尤其在光伏电力被纳入市场化交易之后,发电预测、用电负荷分析以及与电网的协同调度显得尤为关键。搭载AI算法的智能化系统,能够将光伏电站、储能设备、用电负荷等原本孤立的环节整合为一个可控网络,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最终显著提升光伏系统的整体效能。
由此可见,光伏行业所面临的内卷,本质是供需失衡的问题。在成本趋于固化、利润空间有限的背景下,破局之道在于如何借助数字技术,以既定成本创造更高效益——这也正是数字科技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真正价值。
短期压价采购给光伏埋下了衰减的炸弹,不代表会一直崩盘,因为智能科技与新能源是时代命题。股票市场是我国经济的晴雨表,也蕴藏着中国战略版图。
所以我们相信,光伏产业还大有可为,只是需要更换思维方式:让数智化来锁定25年甚至更长久的收益周期,这才是理性决策。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
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