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的“大而美”法案大家听说了吗?这名字听着挺正能量的,但背后可不是那么回事。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全面减税和支出法案,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大而美”法案。
由于参议院对该法案进行了较大修改,修订后的法案将返回众议院,需再次获得众议院通过后才能提交给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每次出台的政策都搅动风云,这次“大而美”法案也不例外。咱们先看看这法案到底讲了什么。
法案两大核心:减税砍福利、花钱削绿色补贴
一、减税、砍福利
法案计划在未来10年内减税4万亿美元,主要面向高收入群体和企业。比如加班费、小费以后不用交税了,遗产税的门槛也大大提高。
法案还大幅削减了医疗补助、粮食券等福利支出。比如领取食物援助的年龄门槛从54岁提高到64岁。
一些民主党参议员指责参议院版本法案是“劫贫济富”。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二、花钱、削绿色补贴
减税的同时,政府还要大把花钱,比如增加军费、加强边境安全,甚至把联邦债务上限再提高5万亿美元。更关键的是,法案取消或压缩了拜登政府时期的“绿色补贴”,从建设清洁能源设施到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些项目都面临失去税收减免的风险。
马斯克为何急眼?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谁最恨这个法案了吧,非马斯克莫属。他的特斯拉电动车、SolarCity太阳能项目,都高度依赖绿色补贴。法案一通过,这些补贴可能说没就没,马斯克能不急吗?他直接开怼:“这法案就是让美国破产的毒药!”更劲爆的是,他放话要搞个“第三政党”,跟特朗普的共和党正面刚。
这并非两人首次交锋。自特朗普再次参选以来,双方就因政策分歧打了第一回合,如今因“大而美”法案再次开战第二回合,堪称全世界最轰动的分手大戏。
法案对中国有何影响?
法案取消绿色补贴,看似是美国自己的事,但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马斯克急,全球也跟着急。能环宝重点浅谈一下绿色补贴这部分。
● 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上升
特朗普一贯以关税为武器,法案通过后,美国可能以“吸引企业回流”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对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潜在利空。
● 清洁能源市场格局生变
美国若取消绿色补贴,特斯拉等依赖补贴的企业成本将飙升,这可能为中国新能源车企腾出市场空间。但需警惕欧美政策反复,中国企业在海外扩张时,需预留政策风险对冲空间。
● 全球减排进程受阻
美国本土风电、太阳能项目可能因资金短缺停摆,直接影响全球减排目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光伏设备出口国,需警惕海外市场波动对产业链的冲击。
面对“大而美”法案掀起的政策巨浪,中国新能源产业应主动出击,以技术迭代巩固全球领先地位,用市场多元化分散风险,借政策协同筑牢规则壁垒。
毕竟,绿色能源的未来,终究要靠硬实力说话。当中国光伏板照亮五大洲、中国电动车驶向全球时,这场美国内斗的戏码,不过是历史进程中的一朵浪花罢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