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东战火纷飞,特朗普搅动风云,全球能源市场震荡加剧!
然而,国内光伏产业却依然深陷“内卷”,厮杀惨烈,现金流几乎成了唯一生存法则。
面对这场关乎全球新能源命脉的“内战”,政府终于坐不住了。2025年,这场不见天日的鏖战,能否迎来终局?
《深度解读》
光伏各领域全球产能均超过1100GW,90%以上来自中国,但全球需求量不足一半,乐观预测中国市场2025年装机达255GW。
这组数据已经有力证明了中国光伏内卷下的紧张局势。因此,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以及工信部特别召开的光伏专题会上,整治光伏“内卷式”竞争成为核心主题。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是光伏产业2025下半年的重点难点任务。
国家出手,这场杀戮可以在今年结束吗?
表象和本质,谁决定了战役时长?
人民日报近期刊登的《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中点名光伏,讲到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但企业过于注重打“价格牌”,长久以往会压缩利润空间,制约研发能力。
无独有偶,《求是》杂志7月刊登的《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中,也提到光伏“内卷”恶化。文章更深层地揭示了矛盾的产生,低价竞争只是表象,其根本原因在供需矛盾。
我国光伏产业需求跟不上供给的根本原因,能环宝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是,客观条件下的电网承载力不足,限制光伏接入。
二是,主观因素下的投资热情下降,即使近两年投资额依然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主要由于行业亏损使得信心减退以及电力交易新政下的收益不确定性。
三是,国际形势动荡,经济下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导致对外出口受阻。
针对第一个堵点,我国在《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到2025年,配电网需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截至2024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容量达3.7亿千瓦,这个数字在今年上半年抢装过后,应该会有较大提升浮动,但基本不会超出规划承载力。
第二个堵点,则不是理性指标可以掌控的。投资商重拾信心,需要建立在市场向好的基础上。产业亏损得到扭转,终归还是要从价格回温上下功夫。
最后一个堵点是外因,如果不解决国内目前的企业竞争状态,即使出海,海外市场只会成为下一个内卷战场。
目前光伏“内卷”中,供需错配是本质,价格战是表象,但表象影响了本质,本质又制约了表象。既然无法拆分,能环宝的答案是:表里兼攻,方可破局。
外伤,需见血
治理内卷,要回归到这场打了一年半之久的消耗战。
其实2024年,国家就曾出手干预过,比如工信部11月出台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提出提升技术门槛,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这之后的12月,33家光伏企业代表签署自律公约,表示自愿控产,应对行业危机。
当时或许是考虑到强制手段可能会遏制产业创新能力,国家希望通过自发约束行为修复市场,但万万没想到事态的严重性远超预估。
时至今日,从产能战、到价格战,再到专利战,光伏企业在如今连续6个季度的持续亏损中,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生产节奏。
为了生存,宁愿亏本,生产线也不能停。也正是这种越产越亏,越亏越产的现状,让企业的技术迭代资金和科研能力在周而复始的消磨中被打压,整个产业步入恶性循环。
工信部此次给出的方案,一是提到价格监管。说明未来各地方政府大概率会出台相关监管机制,根据国家设立的成本标准,依法依规对扰乱市场的低价行为进行处置。
二是提升质量。说明国家会继续支持技术研发,比如投入更多资金补贴在钙钛矿技术、光伏制氢、光伏智能化发展领域,像是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慧平台等。
三是落后产能出清。首先要积极推动全行业减产,目前众多光伏玻璃企业已制定计划,踏出自救的有效一步,减产规模预计约30%。相信这种蝴蝶效应将带动整条产业链,在国家的监管下,有序收缩产能。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见血”。地方政府大多对一些有发展实力的企业持续输血,加以保护,而另一些厂商必定将面临关停淘汰。这种弱肉强食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下最常见的规律。
内伤,先定位
解决供需平衡,减供的同时需要增需。缓解电网压力,提升自消纳能力,是与减产同步实施的重点任务。
国家今年从年初就锚定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无论是提倡零碳园区建设,还是限制并网额度,甚至全面推进市场交易。可以说工商业光伏项目被戴上了“救世主”的高帽,主打一个“生拉硬拽”策略。
4、5月份这波抢装,虽然细分数据未公布,但有理由相信大部分贡献来源于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分布式的组件报价一度重回8毛时代,虽只是昙花一现,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产能出清压力。
随着6月光伏电价的市场化改革,下半年工商业项目的自驱力欠佳,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引导,以及央国企的带领。
同时,以工商业光伏为中心所涉及的光储融合、虚拟电厂、隔墙售电、绿电直连等技术,预计都将迎来阶段性发展。
根据专家预测,乐观估计价格拐点或将出现在2025年底至2026年初;也有机构保守预测产能大规模出清要2-3年。
在能环宝看来,光伏“内卷”治理不会很久,因为我们距离中国碳达峰只有最后的5年时间。光伏作为国家力挺的新能源主力,作为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能源资源,是我们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关键“饭碗”。这个碗越早修复,我们越有富足的底气。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
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