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2025上半年我国哪个省最争气,江苏当仁不让。
一场“苏超”火爆出圈,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十三太保内斗搞足球联赛——没剧本、不作秀,主打一个快乐足球!玩梗更是玩到飞起,连央视频都放弃国足赛事转播,转而播起了“苏超”,足见其热度之高。
“苏超”自5月开战以来,常州凭垫底实力意外成梗王,一球未进,一场未赢,球迷佛系调侃,“只要进一球就行啊”。 全网网友也跟着玩梗,输一球,去一笔,常州已经从“常州”-“吊州”-“丨州”,变成如今的“0州”,还荣获了苏超十三妹的爱称。
然而,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常州不但没生气,官方账号反手发起“笔画保卫战”。接梗玩梗的这波操作让常州人气暴涨,文旅局也火速出手,巧妙地将苏超13妹的形象与常州著名的恐龙IP相结合,推出恐龙十三妹的玩偶。
同时,针对前来消费的球迷,常州旅游协会推出了“看球游城赢大奖”的活动,来常州看球、看演出、看展消费,都可以参与抽奖。奖品为常州智造的“土特产”,特等奖是理想L6 Pro,一等奖是小牛Umax顶配版,二等奖是九号平衡车L8。 大家发现没有,常州的“土特产”也太特别了,全是电动产品。
殊不知,正是这三件“土特产”,随手一抽,就点破了常州,乃至整个江苏最硬的实力——新能源产业,这才是真家底!
PART.01 积分垫底? 产业实力可没垫底
常州玩梗是认真的,搞新能源更是玩真的。 ■ 全国动力电池心脏: 作为“动力电池之都”,全球每10辆新能源车中至少1辆搭载“常州心”!像宁德时代、蜂巢能源、比亚迪巨头都扎堆常州,主要是因为常州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第一。 ■ 新能源车产量高: 2024年,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年产能近50万辆,支持多车型混线生产;比亚迪常州工厂通过“垂直整合”模式,实现超80%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生产效率行业领先。
■ 光伏组件畅销全球: 常州光伏产业规模全国前列,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光伏企业,扎根常州,搭建生产线,制造的高效组件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光伏电站。
PART.02 江苏十三太保 新能源个个能打
常州当然不是单打独斗。江苏十三个市,个个在新能源领域都有独门绝技,组成了超强战队。 ■ 苏州:硅科技卷王 协鑫推出了颠覆性的“颗粒硅”技术,成本低,能耗少,把光伏上游技术领出新高度。 ■ 盐城:海上风电领先 盐城海边竖起全国最大规模的风车阵,装机规模居江苏首位。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光伏巨头在这里建起了庞大的生产基地,清洁电力源源不断。 ■ 南通:氢能物流尝鲜者 南通港口码头,氢燃料电池重卡穿梭如织。政府正大力支持建设加氢站,补贴力度高,促进零排放物流网快速成型。
■ 南京溧水:新能源整车超级工厂 溧水集聚了3家整车企业和100余家核心零部件企业,是江苏省创新体系较为齐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除了以上城市,江苏其他地区也在新能源领域各有千秋,无锡手握光伏、风电、储能、氢能全产业链;扬州晶硅光伏组件年产量占全省总量的五分之一;泰州锂电池、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技术领先全球,徐州乡村振兴与光伏深度融合…… 十三太保分途并进,共同撑起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脊梁。
能环宝服务的阳光34号电站
能环宝在江苏服务了数十座阳光系列电站。遍布常州、南京、南通、盐城、宿迁等多个城市,通过数智化运维,把绿电稳稳地输送到工厂、学校、医院等城市各地,让十三太保的新能源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PART.03 江苏凭啥这么牛 答案是底子+眼光
江苏经济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工业底子厚得吓人。为啥新能源也能玩得转? ■ 工业老底子,转型快车道: 江苏的机械、电子、化工等传统产业全国顶尖。这些成熟的生产线、技术工人、供应链,转型成本低、速度快,稍微一转就能生产新能源设备的关键部件(比如电池壳、光伏支架),老底子成了新跳板。
■ 眼光毒,下手早: 十几年前(2010年左右),当别人还在琢磨时,江苏就押注光伏、风电了。龙头企业和产业链被早早吸引过来,像滚雪球越滚越大。现在江苏光伏装机居全国前三,海上风电全国第二,都是早布局的结果。 ■ 产业链“一条龙”: 在江苏搞新能源,非常方便。从挖矿(原料)到做材料(硅片、电池),再到组装(整车、电站),最后用到哪儿(充电桩、储能),几乎所有环节在省内都能找到高水平供应商。企业省心省力省钱,竞争力自然强。 这可不是一个城市能搞定的,是十三兄弟齐心协力的结果。
PART.04 政策跑得快 想不领先都难
江苏新能源能这么牛,政策绝对是神助攻,而且很多都是全国领先。 ■ 专利保护“VIP通道”: 南京实施“知识产权快车道”计划,专利授权周期缩短,技术落地速度大幅提升。
■ 绿电交易真金白银: 江苏绿电交易量占全国15%,企业通过购买绿电可获得官方碳减排认证,出口竞争力显著增强。 ■ 氢能试点“敢砸钱”: 南通对加氢站建设最高补贴500万元/座,支撑氢能重卡减排。 说白了,在江苏搞新能源创新,政策不仅支持,还帮企业“抢时间”“降成本”“拓市场”,这环境想不领先都难。
PART.05 玩梗是面子 硬核产业才是里子
“苏超”赛场上,十三太保互不相让的角逐,配上全网玩梗的魔性营销,愣是把“苏大强”炒成了顶流。说到底,还不是江苏各市手握硬核家底——几十年闷头搞产业、搞协同,底气足,才敢这么自黑玩梗!
当全网还在玩转“苏超”段子时,一场绿色产业革命早已悄然落地。无论是动力电池、光伏硅片,还是海上风电、氢能物流,江苏都展现出全产业链的硬核实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产业早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江苏,正以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强势转型,将“土特产”抽奖化作产业实力的霸气宣言,在笑声中夯实中国新能源产业高地的根基。 这,或许才是“苏超”出圈背后,最硬的江苏底牌。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 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