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环宝:电价跌破零?国家能源局划重点:新能源技术红利期来临

能环宝:电价跌破零?国家能源局划重点:新能源技术红利期来临

发布时间:2025-05-22
《人民日报》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如何看待“负电价”?》


“发电收钱”,本是天经地义。但商业逻辑中最朴素的“低买高卖”法则,在电力市场里似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今年年初,浙江电力市场现货电价,跌至-0.2元/千瓦时



1.png


其实这事儿没表面那么“离谱”,负电价≠负电费


实际情况是,当新能源发电激增(如晴天光伏大发、大风天风电满发)叠加用电低谷(如春节工厂停工、暖冬用电骤降),供过于求,便会出现短时负电价。但最终结算时,中长期合同的“保底价”和新能源补贴会覆盖成本,发电企业并不会真“倒贴”。


2.png


我国电力市场采用“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轨制,现货市场好比“价格风向标”。这很像股市,短期波动难免,但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仍能盈利。





负电价的两副面孔:

危机信号还是转型路标?





面对负电价,“真相”或许介于二者之间。


负电价恰是市场调节功能的体现。高价时段激励火电保供,低价时段引导用户错峰用电、储能入场调节。然而,这一现象也暴露出新能源装机激增电网灵活性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就在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了一个重要通知,提出“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3.png


由此可见,补贴退坡已成定局,过去依赖政策红利的“躺赚”模式难以为继,新能源企业,必须直面市场搏杀。而风光发电"看天吃饭"的特性,正在倒逼电力系统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运营"





破局:

从机制改革到技术赋能





负电价既是市场机制的警示,也是转型的契机。面对这一矛盾,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局负责人韩放(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唐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职董事),从机制、技术、协同三层面的综合考量出发,提出了系统性的破局路径建议。


第一,市场化机制升级:推动新能源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交易,以科学电价机制稳定企业预期;

第二,跨省资源互济: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通过区域调配减少局部负电价风险;

第三,技术攻坚:规模化应用储能、虚拟电厂等调节技术,提升电网灵活性;

第四,风险防控:建立负电价监测预警体系,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第五,尤其是针对新能源运营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精准预测发电出力等举措,降低发电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降低电站风险运营难度


4.png


行业内有个共识:过去十年新能源拼的是“跑马圈地”,未来十年拼的是“精细化运营”。面对这些建议,我们同样也可以这样来理解:新能源的竞争正从“发电侧内卷”升级为“数智化协同”——


谁能用AI打通发、储、用环节,谁就能在负电价时代挖出“新金矿”





能源革命下半场:

从资源红利到技术红利





负电价现象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能源革命进入了深水区。过去十年,风光电靠政策补贴与规模扩张抢占市场;未来十年,唯有算法、数据与智能化能实现效率跃迁。


5.png


而那些早早拥抱数智化的企业,已经找到了新密码——作为国内首批布局能源数字基建的创新企业,能环宝自主研发的NiOS™系统,其核心价值便在于卓越的数智化运维能力


对电网,它是“稳定锚”,依托AI预测算法,使运维决策从“事后修复”转向“事前干预”,显著提升电站安全性与收益。


对企业,它是“增效器”,系统搭载千亿级参数大模型引擎,运维人员可依据指令快速解决故障,真正实现“少人值守,智能值守”。


对“双碳”目标,它是“加速阀”,覆盖“监测-分析-决策-执行”全生态闭环,助力企业减少碳足迹,持续适配行业变革。


6.png


负电价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科技赋能,才能实现新能源“量”与“质”的同步飞跃





电价的“负号”,终将化作技术进步的正向加速度。


当中国以“新能源+数智化”双轮驱动破解负电价困局,它不仅为"双碳"目标按下了快进键,更实现了中国在全球能源革命中争夺话语权的关键一跃。


7.png


未来,那些在能源变革中率先完成“资源红利”向“技术红利”转身的企业,终将成为绿色经济时代的领航者。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图源网络,侵删。


联系我们

serve@nenghb.com

755000

全国服务热线

0955-6563969

(工作时间9:00-18:00)

能环宝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让资讯及时达

宁夏能环宝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 宁ICP备190009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