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的能源转型直接甩出“王炸”。
全省新增的354亿度用电量,被风电、核电、光伏等绿色电力全数承包!
这个曾经被贴上煤炭大省标签的工业巨头,硬是靠着“风光核”三重引擎,完成了向绿电强省的华丽转身。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山东对“双碳”目标的扎实落实与独特的地缘禀赋。
作为我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制造业强省,能源需求旺盛与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双重压力,倒逼山东必须走清洁能源转型之路。
2024年山东新增绿电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绿电增量与全社会用电增量(可理解为全省用电增量)的比值从2022年“覆盖七成”的71%,直接拉满到2024年“超额包圆”的120%。
这意味着:山东每新增1度用电量,就约有1.2度来自绿色电力,绿电不仅吃掉了增量蛋糕,还从传统能源嘴里抢下了市场份额,实现了“绿电增速跑赢用电增速”的历史性突破。
硬核数据背后的布局密码
山东的绿电突破源于三个战略支点:
01-装机规模全面领先
截至2024年底,山东电网以1.002亿千瓦的风光装机总量,率先成为全国首个突破亿千瓦大关的省级电网!
这一历史性突破背后,是光伏累计并网容量的跨越式增长——较几年前实现翻番,达到7613.4万千瓦,连续七年稳居全国首位。同时,2669万千瓦风电、542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与191亿千瓦时的核电年发电量,在东部沿海省份中同样位居前列。
更令人瞩目的是,山东依托571.9万千瓦(截至2024年9月底数据,装机量居全国首位)的新型储能装机调节能力,不仅构建起无坚不摧的多能互补新型能源体系,更成功破解了新能源消纳难题,展现出能源转型的硬核实力。
02-电网建设持续突破
“十四五”以来,山东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24.7%,2024年利用率达97.6%。为进一步提升消纳能力,山东正加速建设省域特高压环网,推进烟威1000千伏工程及海阳核电外送项目,确保绿电“应发尽发、应并尽并、应消尽消”,实现电网安全高效运行。
(“陇电入鲁”工程;图源大众新闻)
03-能源通道转型升级
为推动“外电入鲁”向“绿电入鲁”转变,山东建成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也叫作“陇电入鲁”。
该工程起点为甘肃庆阳换流站,落点为山东东平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线路全长约933.9公里,预计2025年6月建成投运。
投运后,通过火电调峰、储能兜底,山东可稳定接收每小时470万度清洁电能,每秒钟减少碳排放1.2吨,开创了跨区域绿电输送的新模式。
国家级能源标杆工程巡礼
在山东能源转型的壮阔蓝图中,一批兼具技术创新与战略意义的国家级工程正重塑能源版图,成为绿色革命的领航者。
海阳核电站——
位于山东省烟台海阳市,总投资超过千亿元。规划建设了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预留有扩建场地。作为中国重要的核电项目之一,承接中国核电自主化重任。
目前海阳核电一期工程(1、2号机组)已投入商运,二期工程(3、4号机组)正在建设中,2027年4台机组投运后,年发电量相当于全省一半居民全年用电。
(海阳核电二期工程机组航拍图;图源:大众新闻)
400兆瓦海上光伏——
中国广核集团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是中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该项目总规划面积约6.44平方公里,由121个光伏子阵组成。2024年7月正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6.9亿千瓦时,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中国广核集团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
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
山东肥城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目前在规模、效率、性能等方面领先全球。该项目充满电需要8个多小时,储1度电最终能放出0.72度电,可连续放电6小时,年发电量可达6亿度,在用电高峰可为20万-30万户居民提供电力保障。
(山东肥城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
山东在技术突破与工程攻坚的同时,更以制度创新构建转型保障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省份,山东通过专项政策引导电力系统各环节协同发展,重点支持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开展新能源自发自用、储能调峰等示范项目建设。
2023年出台的省级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更建立起市场化激励机制,有效推动工商业用户绿电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山东能源革命的突围之路,本质上来看,还得益于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作战。
从装备制造、运维服务到绿电交易平台的搭建,省内外新能源企业、科研机构与电网公司共同织就了一张创新网络,合力啃下技术转化、系统调峰、消纳保障等硬骨头。
在这场全产业链联动的绿色战役中,能环宝作为新能源服务领域的一份子,深度参与到山东城市新能源建设,为众多工商业光伏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与落地方案,助力工商企业实现低碳转型。
( 能环宝服务的工商业光伏项目,运维人员正在巡检)
正是各方在技术研发、工程落地、模式创新等环节的紧密协作,才使得山东的绿电蓝图从愿景照进现实,树立了全国工业大省转型的标杆。
从传统能源基地到绿电创新高地,山东通过战略布局、技术创新与制度突破构建起新型能源生态,不仅为全国各省份探索出“既要发展增量,又要绿色质量”的转型范式,更以实践印证了“双碳”目标下经济增长与生态优化的兼容路径。
这场由黑转绿的能源革命,正在齐鲁大地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